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4-01-1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存在差距,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为新一年的工作定目标、划重点、开好局、起好步,为学校新时期人才工作谋篇布局,1月17日,学校在东校区和河源校区同步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处正职、二级学院书记、院长和教师人才代表、全体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向明主持。



校长戴青云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才工作置于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特别是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什么是人才强国、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为学校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戴青云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更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她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实现了再造一个广师大的成绩,对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成功申博是所有广师大人的共同心愿,需要所有广师大人共同努力。她对广大人才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每位专任教师都能够讲好一门课,开发一本教材,写好一篇文章,立项一个项目,获得一个奖项,立足根本,站稳讲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二是希望每个人才都能够在校外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走进企业、乡村、中小学等地方,扎根一线,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地方发展。三是希望所有人才能够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要求,围绕学校博士点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共同奋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技术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副校长孙燕青作了题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的报告。孙燕青指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发展国家、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他从师德养成工程,构建“工匠之师”培养体系,打造多元化职教师资培训特色品牌等方面回顾了学校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并指出了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的发展方向。

副校长邓文新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梳理了学校“十四五”规划推进情况,并详细解读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他指出,高校发展的龙头是学科,学科发展的龙头是人才。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核心目标是申博,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为学校申博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研处处长唐宇作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建功立业,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介绍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文件内容,指出了学校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社会服务型科研人才的发展方向,鼓励人才锚定博点目标,赓续创新精神。人事处处长许竹君作了《打造全方位、多元立体式人才引育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她梳理了学校近年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学校目前人才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学校人才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未来设想。研究生院院长陈泳竹对学位授权审核政策及相关工作作了解读;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陈丽君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下一阶段工作要求作了分析;大学科技园总经理蔡君介绍了学校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展与未来发展规划,希望相关专业人才能够投身大学科技园建设。

会上还邀请了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财务处副处长、乐昌坪石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赵元笃,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欧阳佳,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肖孟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屈慕超,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自身经历,诠释了如何克服困难,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各尽其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人才工作座谈会等多场,推动人才强校战略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河源市委组织部等属地政府部门调研交流人才工作,加强校地合作、同向发力、优势互补。深入实施“达之领军人才”“达之学者”“优博计划”“百名博士”引进计划等人才引育措施,不断开展“工匠之师”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才效应日益凸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制造业当家”提供稳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024年是学校全面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申博工程的攻坚关键期。今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已经明确。与会人员表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是第一战略、人才工作责任是第一责任的理念,锚定目标,凝心聚力,奋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格局,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技术师范大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