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时间:2016年5月6日 作者:张剑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4日晚公布2016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百强。这5所高校分别是清化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在第18位和第21位,是中国高 校首次位列20强前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71至80组别,浙江大学位于81至90组别。(5月5日 新华网)
高校排行榜就像悬在高校管理者头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其总会在不经意间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异样的“惊喜”。就如此番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一样,它不但会再一次让国内高校卷入各类排行的喧嚣争论中,也会在无形中给高校自身带来巨大的外部压力。坦诚的讲,国内很多高校也不想和这些是是非非的排行榜搅和在一起的,然而,市场经济时代,纷纷扰扰的言语汇聚与信息收集却并不能让高校在排行榜这件事上置身事外,很多时候,它们甚至无法去抗拒这些无厘头的排名,这是他们的无奈也是他们的悲哀。
那么,此番语境下,高校该怎样在形形色色的排名中独善其身,很大程度上考验着高校管理者的应对智慧与发展判断。在我看来,一所真正潜心于自己发展的高校是没必要在意这些排名的。
一者,这些形形色色的排名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且不说它背后可能存在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利益公关,光就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高校的固有基础看,将各高校笼统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本身就违背了教育多样性的基本特点,也没能考虑到各院校的基本情况。如果以此进行简单的量化比较,其不但折损了排行榜本身的公信力,也难以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各类高校的具体水平。
二者,排行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奋起直追,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导向作用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校为了改变自己的排名地位,总是被排行榜牵着鼻子走,其在办学过程中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基本特色,甚至还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地朝着超大型学校发展,这种惘顾自身实际而一味“奔波”的姿态,其在削弱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办学成果弄得不伦不类。而在他的对立面,则可能是排名靠前的高校因为自己得了好名次而洋洋自大,止步不前,从而忘记了大学的育人任务,迷失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其三,高校真想往前发展,各类排名还真只是一个很小的参考因素,而其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沉下心来,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坚守自己的学术研究,发扬自己的教学特点,在科研、教学上有新的突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教学体系,哪怕这样的突破只局限在某一类学科,但较之于千篇一律、批量生产的高校教育模式,这样的改变都是值得称赞和鼓励的。
从高校本身的属性看,其也本不该卷入这纷纷扰扰的排名中。事实上,只要高校自身有所坚守、有自己的主见,其是不会太在意这些排名的,怕就怕在,某些高校,本身就在浮躁喧嚣的舆论裹挟中丧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而经由这排行榜一折腾,便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才是一所大学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