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新年期间,电视一直都在回放春晚的内容。笔者在家无于事事时也不小心看了一些,还记得有个话剧的内容大约是一个光头大叔的银行账号上突然之间多了几万人民币,之后光头大叔就不停找到底是谁给他这些钱。最后发现是一个他二、三年前在网上借钱帮助过的青年人还的钱,但剧中的大叔好像就不愿收回那些借出的金钱。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起孔子弟子端木赐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人话版: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道德不是一种越高越好的东西,要知道曲高自然和寡,到最后只会变成陈义过高的产物。所以这次想谈谈在思考道德问题上可以留意的元素。
1.用理性思考
好好好,笔者也知道这是一句很废的废话。然而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人们还真的不一定能用理性进行道德判断的。心理学家找了一班人来做问题判断,而在这过程中就用机械设备去测他们的脑电和脑区的活动情况。当中使用的问题有三种:非道德判断类的一般问题、不包含人命的道德问题和包含人命的道德问题。结果表明人们在判断包含人命的道德问题用时最长,但是在人们思考这些问题时用的不是负责处理逻辑的脑区,而是用负责处理情感的脑区。
记得在电影《福尔摩斯先生》有这样一句对白:这个世上悲伤很常见,但逻辑就很稀有。用理性去思考的话通常都会被视为不近人情,例如著名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就在伦理学中时常被称为很无情的一个理论。当然,用纯理性去思考是件很难的事,不过如果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能够减少一些情感的影响,可能反而会得到一个更完满的答案。
2.小心“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这个论点是继承上面的核心思想。也许有些人会觉得用情感思考才是最人性化的、是王道。很可惜地,因为人们都会受“可辨识受害者效应”的影响,所以用情感思考在极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是最优的方法。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指对于少数而容易辨识的受害者的反应过大,但是就会对多数而不易辨识的受害者反应过小。辨识受害者效应当然有一定程度的好处,但是如果当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一少部份能看见的问题时,就会无视了许多更严重、更紧急、更应该处理的问题。在《同理心的悖论》一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倘若一个六岁的棕发小女孩需要几千美元来做手术,这样她就能活到圣诞节的话,人们寄去救她的钱就能塞满邮局;但是如果取消征收一项销售税,马萨诸塞州的医疗设施就会老旧化,从而导致本可避免的死亡难以察觉地增多时,没有几个人会流下同情的泪水或是拿出支票认捐。
3.不要依靠“他律”
在心理学的道德发展论中,人们在道德方面的成长过程可分为“自利”、“他律”和“自律”。“他律”是指个体在思考道德问题时已经会考虑社会良俗风气等外部决定的道德原则;“自律”是指个体在思考道德问题时会把自身的想法加入社会规则中进行思辩。不再单单的相信规则,而是会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思考规则的正确性。
在伦理学中,康德的自由主义可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康德的自由主义也叫动机论,它主张人类的道德决定必需是因为自己相信的信念(自律)而进行的决定,如果是因为外部原因(他律)去做决定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4.道德的对象
有一些人很有趣,他们会强行把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加到其它人身上。用老子的话,这叫: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康德的眼中,这种行为其实是无为的。
更进一步来说,这种行为还会引起他人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在佛爷身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正是一个社会道德和礼教都被看得很重,当时女性的性欲被视为不道德。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佛爷就遇到了十分多女性因为被会过份压抑的性本能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