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momo大军背后的秘密
在网上冲浪时,
你有没有遇到过顶着粉色小恐龙头像,
id名为momo的一个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各个帖子的评论区中
都有这只momo活跃的身影。
实际上,
这些id为momo的并不是同一个人,
而是一群人。
他们选择将头像和id
全都换成系统默认状态,
借助“公共马甲”以实现自身
更自由地表达观点,
避免暴露真实身份。
01 momo究竟是谁?
以前,大多数人在创建一个新的社交媒体账号时,会精挑细选一张能代表自己独特品味的图片作为头像。用户ID和头像作为个人虚拟形象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投射、自我期待的一种反映。
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和算法推送让网民们头疼不堪。
许多网民因为不希望自己的账号和发帖内容被熟人看到,主动设置同质化昵称和头像,以集体匿名的方式来隐匿个体个性化身份信息,换取更大自由的冲浪空间。
从追求差异化的ID昵称和头像到统一化的“momo”,其背后反映的是个体渴望高度去身份化的匿名心理。
02 匿名背后的“真实自我”
momo大军的壮大,让不少人感到费解:在人人追求独特性的时代,为何momo们反其道而行?
其实,momo的爆火绝非偶然。在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在不记姓名或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的现象,称之为匿名效应。
从QQ时代的全民隐身,到以微信摇一摇、漂流瓶为代表的各种匿名功能。一个个面具和马甲背后,折射出网友们真实的心理诉求。
1.疲于印象管理,缓解社交疲惫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自我呈现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当个体处于“前台”时,个人会按照社会和他人的期待而进行角色表演;而“后台”则是个人希望极力避免被受众看见、可能有损个人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行为部分。
大数据时代,人们常常处于一种被监视的压迫感与焦虑感,在发布内容时为了打造精美的人设,不断在前台与后台的表演中切换。这种表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人深感疲惫。
而在匿名社会中,用户使用momo身份,将自身辨识度降到最低,不用刻意营造人设,也不用时刻担心自己形象的“塌房”,、。松弛的自我表达和呈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交疲惫。
2.增加群体认同,建立情感归属
传统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人认同存在于对世界的参照之中以及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肯定。
“momo”大军具有集体匿名性和身份信息高度一致性的群体特性,这种群体特性给群内成员带来一定的群体支持和安全感。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害怕孤立和攻击的恐惧感,更加有勇气大胆表达个人意见。
“一mo做事亿mo当”、“坏mo做事好mo当”、“泯然众mo”。强烈的群体认同,给匿名群体提供了心灵抚慰的情绪价值,满足了匿名人际交往的社会性需求。
03 匿名是自由,也是挑战
匿名社交消解了自由表达和社交压力之间的矛盾,穿着互联网马甲隐匿于赛博空间,便能无负担地表达真实自我。但在促进自由表达的同时,匿名性也让个体失去了一定的道德规范的束缚。
匿名会带给人们“去个体化”体验。“去个体化”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等人提出,指在群体中因个人感觉自己被淹没,导致个人意识和理解丧失、自制力下降,进一步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行为中去的过程。
因此,匿名社交的流行与际遇再次提醒人们,隐身并不是根治文化困顿与社会问题的良药,规范言行、守法自律才是成就网络文明的核心。
隐身是权利,表达有边界
愿每一个遁入mo门的你
在互联网上冲浪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