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学又学不进,玩也不敢玩,你有“娱乐羞耻”吗?

发布时间:2024-10-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请尽情享受快乐本身!

终于挨过了漫长的一周

到了周末,

你抱着零食窝在床上追剧,

一口气看到大结局。

可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

一转眼天就快黑了,

你开始自责——

玩儿了一天,好罪恶啊,时间好像都被我浪费了


一、娱乐羞耻是什么

从小到大,我们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假期是用来反超的。于是中学阶段,放假总被被作业、试卷、补习班填满;大学时,空闲时间也难免要挤满更有价值的活动:比赛、考证、实习。似乎只有把时间都花在学习、工作、提升自己和创造价值这些公认的正事儿上才是正确的,不然时间就是被浪费了。好像纯粹的取悦自己、讨自己开心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的娱乐羞耻,简单来说,是指娱乐时或娱乐过后感到羞耻、罪恶或内疚。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个体陷入恶性循环,结果往往是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


忙个不停的社会里,娱乐似乎成为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提醒着未完成的目标。为什么当我们拥有了休闲的时间,不被父母约束的自由,反而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快乐地玩耍。不以此为乐,反而心生暗悔。这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与困惑。


所以娱乐真的是一种罪过吗?娱乐羞耻究竟从何而来?


二、娱乐不是罪,是一种天性

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本能的满足。娱乐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我的需求,释放内心的紧张和压抑。例如,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或进行一场刺激的冒险游戏,能够让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满足内心对刺激和快乐的渴望。同时,娱乐活动也有助于调节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使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其他学者的研究同样证明娱乐是有意义的,心理学家们对美国177535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娱乐活动让老人感觉自己变年轻

三、为什么产生娱乐羞耻

既然娱乐并不是罪过,而且如此有益,那么我们为什么为娱乐而羞耻?

1. 社会比较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人们可能会将自己的娱乐活动与他人的工作成就、学习努力进行比较。当看到别人都在努力,自己却在进行娱乐活动,就容易产生一种 我不应该这么轻松愉快的感觉,从而引发娱乐羞耻。


2.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具有追求成就和成功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能够带来实际成果和成就的活动中,而将娱乐活动视为一种浪费时间或缺乏价值的行为。


3. 完美主义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对娱乐感到羞耻他们通常为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和期望,害怕错误和他人负面评价,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投入才能避免错误和负面评价。因此,当他们尝试放松时,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羞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去完成更多的工作或提高自身能力。


四、我们如何摆脱娱乐羞耻症?

1. 转变对娱乐的态度

   我们需要认识到休息和娱乐对于维持长期的工作和创造力同样重要,将娱乐看作是自我照顾的一部分,而不是浪费时间。让自己开心幸福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劳逸结合

   娱乐至死之说,不在娱乐本身,而在于不加选择、没有节制造成的严重后果。保持自我意识的清醒,凡事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平衡好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娱乐,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3.明确自我价值

   肯定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成就和工作表现,而是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内在价值。我们需要工作上的井然有序,也同样需要生活中的无序放松。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替代内心的批评声音,比如我值得享受这段休息时间”而不是“我应该一直在工作”。


“我们不是因为年老而停止玩乐,我们是因为停止玩乐才会变老。”娱乐绝非摆烂的代名词,适当的放松与娱乐,无需背负自责的包袱。毕竟,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和目的所在。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自我探索和自我满足。


就像电影《心灵奇旅》中的台词:

“不是有所成就才算活着,

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匆匆赶路的你,

也勿忘小憩。


参考文献:

[1]Oliver, M. B. (2003). Mood management and selective exposure. In J. Bryant, D. Roskos-Ewoldsen, & J. Cantor (Eds.),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 Essays in honor of Dolf Zillmann(pp. 85–106). Mahwah, NJ: Erlbaum.

[2]Taquet, M., Quoidbach, J., de Montjoye, Y. A., Desseilles, M., & Gross, J. J. (2016). Hedonism and the choice of everyday activ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3(35), 9769–9773.

[3] Bu, F., Mak, H.W., Bone, J.K., Gao, Q., Sonke, J.K., & Fancourt, D. (2023). Leisure Engagement and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Concurrent and Lagged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