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双十一到了,是什么让剁手党买不停?

发布时间:2024-11-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双十一将至,

一场盛大的购物狂欢

即将缓缓拉开帷幕。

各种折扣和促销信息铺天盖地,

吸引着消费者们的目光

想象一下,

当你决定购买一双新鞋时,

可能会因为

现有的衣服与新鞋“不配套”,

而选择再购入一身新衣服,

以追求搭配的协调感。

这种消费行为

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购物决策,

更折射出一种

深层的消费心理现象

——狄德罗效应。

一、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Denis Diderot)在某一日获得了朋友赠予他的一件精美睡袍,当他穿着如此华贵的睡袍在自己的书房里踱步时,却发现书房的陈设已经无法配上这件睡袍,包括书桌、书椅、书架等家具,甚至墙上的装饰挂毯,看上去都与新睡袍不协调。于是,为了与新睡袍的档次相匹配,他将书房里的一切旧物都统统更新了。但是等一切都换新后,他才发现,新装修的书房虽然美观,却缺乏原本的舒适感。他后悔丢弃了旧睡袍,并深深埋怨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写下了《与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这篇文章。后来格兰特·麦克莱肯(Grant McCracken)将这个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引进到当代消费研究之中,并将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Diderot Effect),也称“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二、这种“愈得愈不足”的购物现象

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01连锁购买

狄德罗效应的所有特征中最核心的是一连串的购买行为,一件商品会触发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购买渴望。

02不协调的焦虑

购入新物品后,消费者常常会感受到其与旧物环境的不协调。这种心理上的不安感常常伴随着焦虑出现,会驱使他们继续购物直到达到一种“和谐”。

03自我形象构建

许多人通过购买商品来构建或强化自己理想的形象。比如,一个人可能会购买高档的运动装备,以展现出自己积极向上、热爱健身的形象。这种购物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对商品的需要,更是为了塑造一种特定的自我认同。

04消费冲动

狄德罗效应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冲动消费,这种购买行为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缺乏理性的思考。试着回想一下,你是否曾因为刷到平台推送的广告或受到好友的推荐,而冲动购买了一些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这种冲动虽然能让你感受到当下的满足,但短暂的满足过后,往往会被后悔所取代。

狄德罗效应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还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你是否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做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看紧我们的“钱袋子”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历过类似的思考并提出了他的见解。

苏格拉底的学生曾鼓励他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佳、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接受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第二天,苏格拉底回到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生活己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问,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个故事中,苏格拉底领悟到许多东西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这种“领悟”的过程让他感到平和和自在。或许,我们也可以放慢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双十一不仅是购物狂欢,更是我们反思消费态度的契机。追求新潮固然诱人,但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适度消费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财务压力。让我们一起成为聪明的消费者,享受购物的真正乐趣,实现买得对,而非买得多的目标,共同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吧!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

真正的富足并不在于拥有多少,

而在于内心的丰盈和满足。

我们也许可以在喧嚣中停下来,

重新发现生活中那些简单的美好,

既不被物质所牵绊,

也不为欲望而烦扰,

当我们学会欣赏已有的,

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时,

就能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