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电话普及二十年后,年轻人开始害怕接电话

发布时间:2024-11-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你听到电话铃声会紧张吗?

在手机不离身的当下,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害怕听到电话铃声,

在需要拨出电话时总是感到紧张、不知所措。

许多网友关于电话恐惧症产生共鸣,

在小红书上,关于害怕接电话的笔记多达九万余篇。

随便点开一个,都能感受到网友对接听电话的恐惧和抗拒。

比如有人说自己看到电话就产生抗拒心理,

整个人焦躁不安。

也有人把手机常年调成静音模式,

即便这么做要被家人指责。

2019 年英国有一项调查发现,500名上班族中有62%的人在接电话时会焦虑,其中千禧一代中会焦虑的人达到76%。以上种种可见,电话恐惧这个现象在年轻人中非常普遍。那么,为什么在电话普及二十年后,年轻人开始害怕接电话?

01什么是电话恐惧

关于打电话,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1.手机几乎永远处于静音状态。

2.在有其他方式的情况下绝不选择电话,即使它可能更高效。

3.在有来电时第一反应是紧张、拒绝和逃避,听到铃声响起会莫名焦虑。

4.经常在犹豫中错过电话,却又没有勇气拨回去,然后在对方再次拨来时感到加倍紧张。

5.在电话通话时很容易感到尴尬无措,时刻想要结束通话。

6.在不得不主动给他人打电话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心理建设。

7.……

以上症状你中了几条?

电话恐惧症Telephone Phobia)指的是不愿意或害怕接打电话,对接打电话感到焦虑的一种表现。该病症并没有被正式归入心理疾病的范畴,只是作为社交恐惧和社交焦虑的一种形式。

有人可能会觉得,害怕打电话的都是社恐。但实事并非如此,如果换一种交流方式或场景,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健谈。

02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电话恐惧

随着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电话的使用频次渐渐下降,通过电话来联系的机会很少。即便如此,为什么人们在面对偶尔来电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恐惧?

1. 控制感被剥夺

与文字、语音信息等沟通方式相比,打电话加重了失控感。铃声一响,必须要在短暂的十几秒钟,决定是否要接听。而电话里的内容,是完全未知的,不可掌控的。并且,电话沟通的即时性,大大压缩了我们准备和反应的时间。在电话沟通时,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润色的空间也都十分有限,需要几乎立刻对对方的上一句话作出回应。与之相比,微信、邮件等文字形式的都给予了人们更多的缓冲的时间与空间。在这之中,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掌控感——你不需要立刻作出反应,即便你不一定能够选择不面对,也至少能够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来面对。

2. 电话中缺失非语言信号

有研究表明,有效的人际沟通中,在人们解读和判断对方发出的信息时,对话内容和语调仅仅占了其中45%,而剩下的55%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而在电话沟通中,我们缺失了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也无法像在微信、QQ交流中一样,借助表情包来补充一部分信息。这使得我们难以揣测对方的心理活动,不能及时调整话题走向,容易出现尴尬的局面。这一特点再次加重了人们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3. 打电话的门槛逐步提高

随着沟通渠道变得多样化,我们的社交规则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给对方打电话,不提前文字告知已经成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了。我们考虑打电话是否会打扰到对方,会更多地想到对方需要立刻从自己所在的事情和场景中抽出,投入到电话沟通中。因此,随着社交礼仪的而改变,不经预约直接给别人打电话,就像不打招呼就直接到别人家去一样,是一种冒犯行为。

03如何应对电话恐惧

当然,如果害怕接打电话这件事并没有严重到影响你的生活,那么其实也可以使自己处于安全的、舒适的情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如果它已经对你造成了困扰,或许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帮助你缓解“电话恐惧症”:

1、调整认知

改变你对自己的错误看法,认为自己会说错话、会被他人评价、担心他人的看法等认知。避免自己将自己的错误放大。可以将每一次接打电话看作是锻炼自己的开始,先从生活中不那么重要的小事开始。比如接一通外卖电话,因为这些人和我们的生活交集并不大,因此即使表达失误也无妨。那么慢慢地,当你有了足够的勇气和经验时,可以锻炼自己和朋友打电话的能力。

2、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说害怕打电话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缺失控制感而恐惧,那么你可以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使自己能够及时应对。如果需要给对方致电沟通,可以根据你要沟通的事情写好关键信息或者逐字稿,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如果打完电话沟通后依旧担心自己是否说错话或是意思表达不清楚,那么可以选择发信息或者发邮件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准备和练习,当你对这件事有充足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应对时,那么你就会减少对它的恐惧。

3、系统脱敏法

使用系统脱敏法缓解接电话恐惧,首先要建立恐惧等级层次,剖析接电话时不同情况的恐惧程度并排序,如从接到家人日常问候电话到陌生推销电话等;接着进行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和肌肉松弛训练;然后实施系统脱敏,先从想象最低恐惧等级情境开始,同时保持放松,若焦虑则暂停想象继续放松,之后再进行实际情境脱敏,从最低恐惧等级的实际接听情况入手,运用放松技巧,逐步适应并增加难度,整个过程需耐心坚持。最后,要在实际情境中反复练习,才能逐渐从对打电话的害怕中脱敏。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话、视频这样的实时交流,仍有着维系情感与联结的独特优势。不喜欢打电话背后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许,重要的不是强迫自己多打电话,而是知道自己身边还有哪些人,是你可以不用害怕尴尬和冷场,不用斟酌语句,可以在Ta面前毫无顾忌地做真正的自己,听到彼此声音就能感觉到温暖和安全。

电话铃响时,

真诚与爱,

让我们放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