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不要过临时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4-12-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好像总是在“准备生活”。

眼前有很多悬而未决的事,

等考完这场试、等顺利上岸、

等拿下这份offer……

总想着把这段过渡的日子熬过去,

下段日子再整装待发。

可后来却发现,

每个阶段都是如此,

进入了恶性循环。

好像从未好好生活着,

生活也都已经过去了。

1876C


NO.01


图片  

你有凑合地生活过吗


图片  

从小到大,我们总被教育“先苦后甜”,多为未来做打算。上学时摒弃大部分娱乐活动,想着上了大学就可以开始享受自由与青春了;上了大学,也不能真正的放松下来,想着拿到offer、顺利上岸就可以开始真正的生活了……每个阶段我们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将现在的生活当作一种过渡期、临时的,似乎跨过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拥抱“真正的”生活。

于是我们常常以“临时状态”为借口,容忍凑合与拖延。住在宿舍或者租房时,总觉得这是暂时的,因此不去用心布置和清洁,久而久之,生活质量便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为了图省事,凑合吃快餐和泡面,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损害。

如果你也有上述类似的感受,那可能是掉入了“临时心态”的陷阱。

1062C



NO.02


图片  

“临时心态”的危害


图片  


临时心态, 简单概括就是——先凑合着生活,等时机到了或事情变得更好时,再认真过。短时间内看似没有损失,久了却很容易松懈、拖延,对生活失去热情,体验不到任何满足感,觉得当下的一切毫无意义。虚妄地期待着某个明天的到来会改变一切。除此之外,临时心态还会给人带来:

1、未完成事项的无形牵绊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发现,人们对已完成的事极易忘却,而那些中途中断、未完成的事却常萦绕心头。当你秉持生活是“临时”的想法时,诸多事务都被不自觉标上“未完成”记号。例如频繁搬家、更换居住环境,每次都没彻底布置成理想模样,大脑就持续接收“居住这件事没搞定”的信号,消耗大量心力。长此以往,焦虑情绪滋生,仿佛总有一团乱麻待解,做其他事也难以全神贯注,生活幸福感大打折扣。

3396D


2、高层次需求被“临时”掩埋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临时心态会让人产生“当下的一切都无所谓”的错觉,认为得过且过就好,困于临时生活的人,大多在低层次需求里打转,从而忽视了挖掘当下美好的可能性。时间久了,不仅损害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加损害了我们对生活的认知与态度,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让人生都这么“凑合”下去。


15D55



NO.03


图片  

如何改变“临时心态”


图片  

那么,要如何改变或者避免“临时心态”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每一个“临时”的状态下,直接过未来就想过的生活。将想要的生活具象化。就像松浦弥太郎说的:“吃下敷衍生产的食物,人不会感到满足。吃完饭团或泡面后往觉得不过瘾,结果又多吃了甜面包和零食。这样的日子久了,身体心灵都会受损。”与其让自己处在临时状态下,忍耐自己吃下并不喜欢的“敷衍的”食物,不如直接美餐一顿。

试着在脑海中勾勒你想要的生活的样子,并且将这些想做的事情,一点点具体到当下生活中来。设定时间计划表并实施,你会发现在完成一项项具体的小事时,不知不觉间也在无限靠近你想要的生活。

不要等到未来某一天、不要绕开,请径直走到喜欢的事物面前。

2AECF

除此之外,可以寻找生活里的“支点”。这些支点可以是有意思的爱好、喜欢的小物件,也可以是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或者尝试践行“长期主义”的生活方式。当你将长期主义投掷在生活的每一处时,你会发现,日积月累之后,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28F17

艾弗利德·德索萨说过这样一段话:“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还有待完成,时间貌似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





亲爱的你,

生命中任何阶段

都不是过渡的、临时的,

它们是生活本身。

你怎么去过一天,

就会怎么去过一生。

E0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