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期末不慌张,告别预支焦虑的魔法指南

发布时间:2025-01-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预支焦虑

ADVANCE ANXIETY


期末周的钟声悄然敲响,

你是否也在心中默默倒数,

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对未知的恐惧。

是否会害怕自己考不好,患得患失?

明明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却因为内心的不断内耗,

导致自己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那些夜晚的灯火阑珊,

书本的翻动声,

明明是你努力的证明,

却总在不经意间

被一丝丝预支焦虑所侵蚀。

01



   

什么是“预支焦虑”


“预支焦虑”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未来的潜在困难或挑战时,提前在心中设想并体验这些尚未发生的负面情绪。这种行为有时被称为“心理彩排”,它可能帮助一些人在真正面对困境时做好准备。然而,如果这种预支变得过度,并且导致了不必要的压力,那么它就可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Part 02



   

“预支焦虑”会带来什么?




1.影响专注力


预支焦虑会让我们丧失对现在的专注力。如果你总是为未来担忧焦虑,你就无法专注于当下,做不到一心一意投入当下该做的事情上。

2.情绪波动和失眠


预支焦虑常常让我们在还未面临问题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之中。

常见的症状包括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进一步加剧焦虑的程度。


3.情绪波动和失眠心理健康问题


严重的焦虑症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或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心情处于严重抑郁的状态,不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部分焦虑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将焦虑情绪传染给家人和孩子,给他人造成心理阴影,或影响家庭和睦。

Part 03



   

我们应该怎么做?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让我们把超前的焦虑变成超前的思考和规划。”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沉溺于对未来的悲观构想而应积极采取行动,为未来做好准备。



1.运用暴露疗法


所谓暴露疗法,就是我们要逐步降低对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淡化对未来事件的恐惧。有时候哪怕把事情做差了也没有关系,因为错误是成长的成本。把事情做错了,我们可以快速调整,争取下一次做成功。最可怕的就是一直不去行动,因为你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有改变。所以,要减少恐惧心理,敢于直面未知。

2.确定目标,找回控制感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其实是我们缺乏控制感,对意外或者对于明天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可以提前思考,思考我到底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对我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该如何去应对?有哪些补救方案?制定合理的目标,挖掘自己的内部动机,找到自驱力,去做出相应的行动。


3.制定每日计划,让行动更具体


人都有懒惰的一面。就算你定了目标,如果没有强制性,很可能会一直拖延下去。所以,你需要拆解目标,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都是一个具体的、可行的任务。每月做什么,每周做什么,每日做什么,细化到每天的日程上。制定日程表,建立对时间的感知,细化时间颗粒度,从而更好地提升行动力。


然而,有些时候,预支焦虑就像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让人难以把握。





有一段话挺有道理的:“坏事还没发生,你就提前焦虑,就等于你遇见了两次坏事。事情过了,你一直走不出来,一直想,就等于你遇见了三次坏事。如果你今天提前焦虑,结果到了明天,发生的是一件好事,那就等于你把今天的快乐与美好赶跑了。”

明天的烦恼会不会来,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烦恼根本不会来,那么,我们今天的担心就是纯粹多余的,完全没有必要;第二种是一定会来,那既然非来不可,我们担心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不去想它,先让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再说。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有句名言:“过不好今天的人,明天会过得更糟。“

预支焦虑,并不会让未来的焦虑减少,

但肯定会让你今天的焦虑增多。

生活就是见招拆招

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

回头看看你已经不知不觉挺过了很多磨难

练出了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的你

该经历不该经历的都已经经历了

该忍受的不该忍受的都已经吞下了

天大的事情,顺其自然,也不过如此。

为未来做准备最好的方式,

是发挥全部的精力与热情,

走好眼前这一步!